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有关幸福感内心潜意识的心理测试,一时好奇点击进去,答完题,并赶忙计算分数,最后看到心理分析时却对结果无法认同,很多网友的留言也表示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,所谓的测试是否能真正解释大家内心的真实感受呢?心有所感,我不禁思索,什么是幸福?幸福的根本是什么?怎样追求幸福?
幸福的定义问一千个人肯定有一千个答案,幸福本就是自己体会的,不是在别人眼里的。1924年,英国哲学家罗素到四川访问,他和陪同人员坐着两人抬的竹轿登峨嵋山。当时是炎热的夏天,轿夫们累得满头大汗,罗素暗自心想:“这些轿夫一定特别痛恨坐轿的人,大热天的,还要抬着他们上山。或许他们在想,为什么我是抬轿子的人,而不是坐轿子的人?”一路上,罗素都在琢磨这个问题。到了半山腰,罗素让轿夫停下来休息。他下了竹轿,细心地观察他们的表情。出乎意料的是,轿夫们又说又笑,对于闷热的天气和坐轿的人,没有丝毫埋怨,反而兴高采烈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,还好奇地问他一些有关国外的事情。表面上看,在酷热的夏季,抬着客人爬山,这应该是苦不堪言的事。但轿夫照样怡然自乐,可见幸福确实无关乎外境。后来,在《中国人的性格》一文里,罗素引述了这个故事,并得出这样的结论:“用自以为是的目光,看待别人的幸福,这是错误的。”
索达吉堪布说:从佛教的根本观点“万法唯心造”来看,幸福是一种得到满足的心态,也就是说,幸福的根本是心。当今时代,盲目和贪欲充斥在我们身边,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,那就是人人都渴望得到幸福,大多数人却不得其法;人人都在追求幸福,却终与幸福背道而驰。其实获得幸福本不是难事,一个杯子,如果它小,有一升水就能装满它;如果它大,有十升水都不可能装满。幸福,取决于你的容量。
不少人觉得有钱就能幸福,事实果真如此吗?今年的国际幸福日,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,发布了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方法测算的国家幸福指数———清华大学幸福中国指数,揭示中国人的幸福状况,同时公布“幸福中国的地图详解”及幸福城市的测量方法。报告显示:中国人在星期六时正面情绪最高,其次是星期天和星期五,星期一和星期四之间波动较小,星期三的正面情绪最低、负面情绪最高。与此同时,在节日心理效应方面,人们的情绪变化并不是通常认为放假就幸福。从发布数据来看:幸福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。在人均GDP较低的城市,平均幸福程度也较低,随着经济发展,幸福指数也在增加,但是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(约2万元人民币)左右时,幸福指数出现拐点,幸福不会随经济发展而直线上升。可见,并不是有钱就幸福,这个世上有人喝着茅台依然发愁,也有人天天喝白开水却很快乐,幸福不仅仅是物质就可以提高的,更多的,你需要享受生活,享受你所拥有的。
我工资够花,所以我幸福;我健康,所以我幸福;我有喜欢的工作,所以我幸福;我不用还房贷,所以我幸福;我能和爱人相守,所以我幸福:我子女绕膝,所以我幸福……幸福是一种状态,一种真真实实的生活感受,仔细品味,幸福就藏在简单的生活细节里。
幸福如此简单,它不会带着任何的杂质,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,一颗纯真质朴的心,一颗宁静的心,一颗知足的心,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属于自己的梦想,你永远都会感受到它的存在,感受到幸福的意义!(高蒙 206车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