捕蝉、拾蝉壳,是我儿时暑假中最喜爱的活动之一。
杨树、榆树、苦楝树……遮挡住盛夏的烈日,给我家带来一片荫凉。而蝉也爬上高枝,从早到晚,悠悠扬扬地进行大合唱。每当听到蝉鸣,我书就读不下去了。即使骄阳似火,我也会在河旁路边的树下转悠,寻觅高枝上的蝉儿。找根长竹杆,顶端插上蒙好蜘蛛网的小篾环,看准蝉儿停在树上的位置,避开蝉的视线,轻轻地从树枝缝隙间伸进去,让篾环靠近再靠近,对准蝉的背部,突然往上一摁,蝉儿就粘在蜘蛛网上了。尽管它叫啊、动呀,可就是飞不掉。我把蝉抓在手上,剪掉一点翅膀,放在门前的桃树上,不一会儿它又叫起来,那声音特清脆,就像在家里叫一样。有时我也搞点恶作剧,将马齿苋的花蕾盖揭下来,套住蝉的双眼再放掉它,只见它漫无目标地在天空中飞来飞去,最后不知飞往何处去了。有时我也邀上几个小伙伴,带上小布袋一同出去捕蝉,在庄里转一圈,就能捕到二三十只。然后找块空地,弄点柴禾点上火,将蝉往火上一倒,倾刻火中喷出一股烤肉的浓香。小伙伴们坐下来边吃边玩,只吃背上的一块瘦肉,那味道是很不错的。
捕蝉只是好玩,最多吃一点瘦肉而已,而拾蝉壳就实惠了。那时虽不懂蝉壳也是中药材,但知道它能卖钱,于是一放假就迷上拾蝉壳了。幼蝉都在夜间出土,然后爬到树干上脱壳,天亮前成蝉即飞走。为了免得让其他小朋友拾去,我天一亮就起身,脸也不冼,赶紧到园前屋后的篱笆上、瓜棚上、树杆、树叶上寻找。那精神的集中、眼力的专注比上课强多了。矮处的蝉壳,伸手就能取到,树干高处和树枝、树叶上的,就借助竹杆轻轻挑下。自家园前屋后找遍了,再到别处去找,直到父母吃好早饭要下田了,我才拎着个小布袋回来。也不忙吃早饭,先将蝉壳倒在桌上,认真地数一数,然后收进专放蝉壳的破竹篮里。就这样,一天又一天,兴趣无穷,乐此不疲。等到暑假快结束了,我将收获的全部蝉壳拿到镇上收购站去卖,再用自己挣得的钱买回新学期要用的笔墨纸张,那高兴劲儿就不用说了。
如今儿时捕蝉、拾蝉壳的情景还常在我脑海中浮现,尤其是听到蝉鸣以后。有时我常常想,如果能够回到童年时代,我一定还要拿根竹杆到树林里去转悠,捕更多的蝉,拾更多的蝉壳。(陈忠 环绿公司)